我爱公关网

  • 登录后您可以:
  • 记录生活瞬间
  • 用日志写心情
  • 拥有个人相册
  • 创建群组圈子
  • 分享音乐电影
  • 寻觅好友
  • 话题投票
  • 凑凑热闹
  • 社区活动
  • 互动留言
  • 赚取积分
  • 个人简历
  • 在线求职
  • 资源共享
  • 在线投稿
  • 更多...

汪德培的博文

TA的主页 » TA的所有博文 » 查看博文
个人简介:

字号:T T T

公关潮起 I——写给道走偏的小伙伴们

1已有 912 次阅读  2014-04-14 16:14   标签新浪博客  老顽童  小伙伴  style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真老顽童)

       近期,连续看了几篇类似《传统公关将死,新公关还没来》、《PR变了》的文章,看罢,无语汗颜至极。且不论文章文笔如何,单就其标题、观点和论据,着实离公共关系专业相去甚远。明明写的跟公共关系扯不上边际的内容,为什么要生生定义为公共关系专业探讨呢?


  关于“公共关系”的定义,确实有很多,站在不同的专业角度去看,就可能有不同的定义。但是,比较公认的、或者流行于现行公共关系学术、实务领域的,则是将公共关系定义为:在组织与公众之间建立互利关系的战略沟通。而较通俗的解释则是:“主体通过有管理的传播,去改变客体的观点,并维系互利关系。”


  从这个定义来看,何谓“新公关”?何谓“传统公关”呢?我们又如何理解今天大量谈及的公关之“变”呢?


  我们发现,目前大量泛滥的对公共关系理解的偏差、谬误,已让中国公共关系普及发展的步伐,一再减缓。而当我们这些公共关系专业的从业者,好不容易从若干年前“拉关系、走渠道”的误解中,慢慢爬了出来,真是历经千辛万苦。当我们逐步开始树立起自己的专业形象,社会化媒体时代来临了,我们却又“被死”了!甚至,如今的媒体和公众将网络谣言、水军统统理解为“黑公关”;很多不具备专业度的所谓“公关”企业逐步被淘汰,也竟被视作传统公关的黑暗年代来临的讯号。


  事实上,出现这样的论调,恰是对公共关系没有正确的认知。


  【传播角度】


  从传播角度而言,误区主要存在两个方面:对传播的认知狭隘;媒体环境变化却没有及时更新认知。


  一般而言,传播从形式上看有四种: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在很多公关公司中,实务中所策划、实施和传播管理,多数仅为大众传播,而忽略了另三种传播形式。特别是对自我传播的忽视,往往直接导致了对整个行业的短视或悲观行为。


  自我传播,是人类个体内的意识活动和思维活动,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个体通过汲取知识,进行自我信息的发出和接受,即为自我传播。通过自我传播的手段,将知识提炼和升华为智慧,再通过更高阶层的自我传播,将智慧迸发出思想,从而完成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人的意识中存在着多元的“自我”,自我传播,也可以理解为这些不同“自我”之间的信息互动。


  今天的很多一线公关从业人员,看起来是被繁重的工作紧锁而丧失了自我思考和学习的时间,但事实上,这只是一个“美丽”的借口。任何一个公共关系从业人员,放弃了自我传播,也就等于放弃了自我前进中的公共关系专业。试想,一个根本不经大脑深思熟虑的方案,客户怎么可能认可?你又怎么可能打动消费者?所以,好的创意、好的方案是靠大脑开发出来的,不是拍出来更不是抄来的。虽然我们面对的客户也有不专业的时候和地方,但公关公司本身的不专业,那才是真正的悲剧来源!


  当媒体环境发生了巨变的今天,大众传播早已经不是一家独大了。如何让社会化媒体真正连通起来,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结合,共同形成高效和服务大众的传播,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思考和实践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关系不是越来越没有意义,而是更有价值了!


  从传播的过程看,可以分成四种模式:新闻代理、公共信息、双向不对称、双向对称模式。其中,新闻代理与公共信息模式是单向的传播。事实上,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今天,我们所采用的很多传播基础理论,依然是经典理论体系,比如:格鲁尼格的战略传播管理学说等等。在很多人眼里,“传统公共关系”做的只有新闻代理模式,这就大大局限了公共关系的工作范畴。如果用一个狭窄的区间去定义“公共关系”,只能限制了我们的视野,所导出的也必然是一个有失偏颇结论。


  【认知角度】


  从最简约的阐述看,公共关系就是改变人观点的工作(或学问)。这就将公共关系带入一个更为实际的领域:认知。当我们从认知的角度看,对公共关系理解的误区,恰是因我们忽略了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受众认知心理以及影响受众心理认知的因素均发生了巨变。


  在Web1.0媒体年代,因为媒体环境的相对简单,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对影响受众认知所进行的传播活动,相对也较为简单。在Web2.0、Web3.0的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媒体环境已经变得相对复杂化和多元化,受众接受信息的来源越来越广泛,影响受众对信息的判断力因素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当这样的媒体环境下,也让受众本身可以很容易加入传播。于是,自媒体的普及,一方面让受众有了充足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双向对称的信息沟通,也已变成现今传播的主导模式。因此,了解“认知”的原理,对公共关系而言,就愈发重要。


  比如,老衲在本文初始提及的那些文章,则几乎完全抛离和混淆了对“公共关系”认知的科学原理和基本概念。文中把前几年“盲目公关”年代的一些做法,狭隘地定义成公共关系,则加深了大众对公共关系原理的严重曲解。比如说,“点字收费”就是近廿年前,中国公共关系行业初成和探索阶段开创的收费模式,虽然这并不是一个符合公共关系专业的取费模式,但在当时对中国公共关系行业的整体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公共关系的评估,一直是一个公认的难题。难,不是难在方法,而是难在认知:一是双方对评估本身的认知,二是双方对“受众认知”的认知。今天,随着社会对公共关系专业认知度的提升,“点字收费”基本已消失,这就成为了一段历史。对于历史,我们不能忽视,但也没必要拿历史来否定今天。


  要了解最基本的公关认知,就必须从公共关系行业起源开始重新认识。我们知道,在公共关系学形成的初期,爱德华•伯纳斯的《透视民意》,其实就已涉及心理学范畴。说来也巧,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恰恰就是爱德华•伯纳斯的舅舅。在上世纪五十年***始形成的认知心理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为公共关系提供了大量的经典理论和原理。所以,我们经常讲:公共关系是一门大幅度跨领域的学科。一个好的公共关系从业者,不仅要学习公共关系学、传播学、媒体学、管理学、战略学,也要学习心理学,在今天更要学习社会学,乃至行政学、公共事务管理学等。而只有永远保持谦虚的心态,学习的心态,才可能真正持久地做好公共关系工作。也只有这样,才可以在这一行真正做下去,做深做透。


  因此,无论从何种角度去看,中国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公共关系年代。社会各界对公共关系重要性的认知越来越清晰,在此刻,作为公共关系从业人员,更要固守专业度,拓宽知识领域,踏踏实实从“R.A.C.E.”四个维度,做好公共关系工作。而不是用几个所谓的概念,或者口号般的标题去忽悠受众,更没有必要故弄玄虚地神话、歪曲公共关系本身。


  公共关系,就在这里,没有变,只有进。


  公共关系的浪潮已经袭来。你,做好准备了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公关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网站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分享到:
| 举报| 分享
本文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