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公关网

  • 登录后您可以:
  • 记录生活瞬间
  • 用日志写心情
  • 拥有个人相册
  • 创建群组圈子
  • 分享音乐电影
  • 寻觅好友
  • 话题投票
  • 凑凑热闹
  • 社区活动
  • 互动留言
  • 赚取积分
  • 个人简历
  • 在线求职
  • 资源共享
  • 在线投稿
  • 更多...

Cheer的博文

TA的主页 » TA的所有博文 » 查看博文
个人简介:

字号:T T T

拖延症“病例单”一览,你中招了吗?

2已有 647 次阅读  2015-08-17 11:16
两周前我司内部培训,主题是《如何提升工作效率?》。HR总监一针见血点明:低效率工作的原因之一就是“拖延症”。同志们纷纷颔首点赞,可不就是么!明明说好上午交作业,拖拖拉拉又搞到半夜才交;明明计划早睡早起,夜里却舍不得放下手机;明明说好周五交方案,非要拖到周末加班;明明说好三月要减肥,可这会儿只能徒悲伤。

咋办咧?大伙儿七嘴八舌的讨论对策,无非就是——下载一个时间管理的APP,每天早晚查看,逼迫自己遵守。我瞅了一眼自己手机上的各种备忘录、提醒与APP,心虚忐忑,不敢发言,因为心里明白——没用啊亲!这些都是外力,备忘录又不会给你来个鞭刑,惩罚你拖延,对吧?况且,我一般都会机智的把提醒日期一改再改……

嗯,我以前看过很多关于拖延症的文章和书,无非就是从大脑构造、人类遗传、社会习惯、行为规则上说一些不明觉厉、无关痛痒的废话,难保这些书的作者本身就在拖稿呀!我也听过不少人唾沫横飞的分享高效率秘诀,总让我有种听警幻仙子讲成功学的缥缈感。难保这些演讲家们自己也和我也一样,提醒日期一改再改呀!
也许,问题关键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或不承认,拖延症,可能真是一种“症”。

这当然需要更坚实的科学实验与医疗论证。这里,我只能先基于自己这些年眼见为实的观察、与麻麻嘚的阅书量,做如上判断与如下解释:

一、很多人是打心眼儿想克服拖延症,无奈身体不允许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想赶时间完成工作,无奈身体疲累,精力无法集中,只能一拖再拖。不知情的领导只会批评施压,周围同事也指指点点,当事人愧疚自责,身心双重折磨之下,要么就破罐子破摔,要么就透支死扛。

我们中国人的教育一般忽略“身体”,德智体美劳,体也是排在德和智之后。然而,客观事实是——身体的好坏,可能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智力水平。身体不舒服不协调,反馈至大脑,会引起大脑失调,再反馈回四肢,就会出现“大脑失灵”——此时,要么,靠超强的意志力强行指挥四肢配合,要么,顺从身体需求,“慵懒”下来。

现代人经常熬夜、又患有看手机强迫症,微博朋友圈的内容又时常会让人一惊一乍,股市上上下下让人胆战心惊,整个社会充斥着各种消耗身心的物质与精神诱惑,所以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在透支身体,白天无精打采,开会无法聚精会神,做一份方案一拖再拖,年纪轻轻一体检各种问题。

所以,现代人想要克服拖延症,先要从身体入手,养精蓄锐!首先,不要熬夜。其次,减少看手机的频率。尤其对那些晚上反复醒,醒来就要摸手机的同学们,我给开个方子——特便宜,买15块一个闹钟。晚上睡觉前,把手机放在客厅,或者晚上伸手够不着的地方。然后闹钟替代手机,放在床头。当晚绝对就睡踏实了。

二、很多人不是不想克服拖延症,身体也允许,但老是莫名其妙半途而废。

人是容易接受暗示的动物。当自己反复半途而废,就很容易有一种自我暗示:唉呀,这次肯定又失败!长此以往,容易患上“习得性无助”——这真的是一种病。拖延症是最容易让人患上“习得性无助”的病源之一—就算再简单的任务,因为有这种心里暗示,都会变得艰难无比,潜意识就会一拖再拖。

什么人容易患上这种病?显然是意志力不强的人——这听起来有点像鸡生蛋蛋生鸡的循环哈哈。其实大有深意:因为意志力是可以训练的。

从现在开始,训练你的意志力,慢慢摆脱习得性无助。怎么训练?我建议去翻翻名人传记,里面一坨一坨的真实且成功经验,归结起来,其实就两点:

(1)首先要意识到自己有病……这个很重要,人如果不接受自己的实际情况,潜意识就会抗拒各种解决方案。
(2)其次给自己10000次失败的配额……为什么是10000次?这是参考古人(比如爱迪生)失败频率总结的。而且,没有10000次还不成功的事吧?最近我刚瞄完Dyson戴森老先生的传记,这位简直就是英国版的乔布斯,只是行业不一样,用高科技改造吸尘器、风扇、加湿器、净化器等家居产品,工业设计堪称完美。这位老先生了不得,且脾气古怪,一辈子坚持只做工程师,就算自己创办的公司也不当霸道总裁,非给自己安一个工程师的职称。所有产品自己亲自带队研发,曾经试验失败超过5000次才成功……当我看到他手写版的实验笔记上密密麻麻的数字,脑子由衷的冒出来8个字“屡败屡战乃真英雄”。

很多人说我年纪大了,现在训练意志力来不及了吧,相信我,亲爱的,没有一天比今天更早了。只要你想,且身体不掉链子,就试试呗。

三、很多人想克服拖延症,身体也允许,也克服了习得性无助,但为啥拖延症总反复出现,死灰复燃?

这就到了“习惯”问题。其实大多数拖延症书籍是讲这一点——通过改变人的工作习惯、教导人聪明的使用大脑和分配时间,解决拖延症,提升工作效率。

所以这里不再赘述,只补充两点:

(1)给自己一些反复的机会,不要处女座——习惯和意志力一样,需要训练,不经过几次反复,很难成功。人如果逼迫自己太紧,不尊重这个客观规律,就会适得其反,如同减肥反弹一样,拖延症只会变本加厉。

(2)聪明的休息,而不只是睡觉——换脑,比不用脑,有时候更容易让人获得休息。至于怎么换脑?因人而异,有人是听音乐,有人是看综艺节目,有人是健身,还有人是读书,有人是打坐,不可盲目模仿。我个人的换脑方式就是读书——很多人咋舌,觉得读书好累啊,怎么还能休息?其实我也纳闷看电视好累,怎么休息?

四、很多人想克服拖延症,身体也允许,也克服了习得性无助,好不容易训练出好习惯,但环境一变,就又犯病了。

孟母三迁,是自古流传下来的成语——不要小瞧这些古语俗句。中国的语言经过千流传演绎,多少语言早就被淘汰,消失在历史漫漫长河之中,能够历经时代变更、流传至今、且家喻户晓的,必然是真正给一代又一代人创造过价值的词语。

孟母三迁,几乎人人皆知,却很少人去运用。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容小觑,当然不排除人群当中有意志力极强、个性坚定的英雄人物,到哪儿都是影响别人……但我等路人甲,总会被环境潜移默化,慢慢就会改变自己的习惯、意识松懈、进而身体也会被拖下水。

以前我看电视剧《士兵突击》,最感慨的一幕是,许三多被发配到边疆一个小连队,那里的几位战士因为长期无上级管控,地理位置偏僻,日子过的相当懒散,被子也从来不叠。许三多同志过去之后,每天黎明就按时起床,被子叠的方方正正,一个人孤孤单单走队列,踩着晨光踢正步,又哼哧哼哧一个人修路。其他战士气坏了,拨乱他的被子,晚上偷偷拆掉他的路,批评他不合群,一个人走啥队列啊?

估计很多人都有类似经历,只是场景不同而已,极少数人能如许三多一般,坚持下来,并感化周围人。所以,像我等路人甲,如果环境不适合,还是换吧,换工作不会死人的。当你找到好环境,只会感慨为啥之前没早换?

当然啦,如果拖延症严重到已经懒得换环境了,就好好享受当下吧哈哈!

So, 花五分钟做个自检,看看自己的拖延症到底问题在哪个环节?然后对症下药——身体不行就治身体,思想无助就治思想,习惯不好就训练习惯,环境不对就撤、或者变成许三多。

本文来自SocialBeta特约作者 @麦青Mandy , 北大才女,化妆品行业品牌营销者,国际护肤和彩妆品牌、国内护肤品牌的实战经营者,力求抛却浮华忽悠的言论,从实战中发掘规律。欢迎交流,微信公众号“麦青杂文铺”ID:mqzwp2015
我看过很多关于拖延症的文章,无非从大脑构造、人类遗传、社会习惯、行为规则上说一些不明觉厉、无关痛痒的废话。也听过不少人唾沫横飞的分享高效秘诀,却感到有成功学的缥缈感。也许,问题关键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或不承认,拖延症,可能真是一种“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公关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网站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分享到:
| 举报| 分享
本文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