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财经类媒体盛行“华尔街旋风”,而正统的党报媒体依然是“新华体”的招式。两种新闻写作模式及风格各有千秋,均含历史底蕴。
“新华体”历史积淀深厚,伴随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而产生和发展,从延安《解放日报》开始奠定基础,一般以毛泽东为新华社写的新闻通稿《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等为代表作,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的时代,这种庄重、洗练的写作风格不断发扬光大,曾影响了一代代人,也影响中国新闻界的文风。
华尔街日报式新闻写作诞生于美国,由专门报道财经金融为主的《华尔街日报》创立,是在报道市场经济的方方面面中形成的、适合美国人兴趣口味的新闻写作方式,历经百年的磨砺,目前是西方的典型商业新闻写作流行文体,欧美读者对此有着广泛的认同感。
目前国内新闻市场,新华社仍然坚持“新华体”写作为主,但对外报道转向西化,其他报纸有松动迹象,脱开新华体“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架构,强调写得“鲜活、生动、易读”。特别财经报纸的出现,其报道手法基本是学习华尔街日报。总体上看,这两种新闻“写作流”出现了互相吸收和兼容的趋势,“新华体”开始注重细节、情节和故事性,而“华尔街”则开始讲究主题的宏观和背景的挖掘。目的主要是更清晰、更生动、更易理解——让读者所接受——追求更好的传播效果。
典型“华尔街体”和“新华体”是两种写作风格:一个轻巧、亲近,富有人情味;一个大气、厚重,具有感染力。一个环环相扣,以小见大;一个层层推进,高屋建瓴。一个以人为本,通过完整的人物故事贯穿到底;一个思想挂帅,以理念引领内容、层面构筑全文来贯通“红线”。
一般来说,“新华体”的通讯写作特点是:1、围绕主题思想,分解几个理念一段段深入,展示主题层面;2、起篇往往较高,有宏观性概述,讲究气势;3、叙述时点面结合,事理交错,情景交融;4、往往具有新闻综述的功能,需要适度概括;5、需要提炼响亮的语句或标志性口号,丰实和提升主题。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