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公关网

  • 登录后您可以:
  • 记录生活瞬间
  • 用日志写心情
  • 拥有个人相册
  • 创建群组圈子
  • 分享音乐电影
  • 寻觅好友
  • 话题投票
  • 凑凑热闹
  • 社区活动
  • 互动留言
  • 赚取积分
  • 个人简历
  • 在线求职
  • 资源共享
  • 在线投稿
  • 更多...

咸鱼的滋味的博文

TA的主页 » TA的所有博文 » 查看博文
个人简介:

字号:T T T

我与微信的故事——不是谣言的魔力大,而是你的朋友圈太同质

1已有 602 次阅读  2016-01-12 10:44   标签朋友  故事 
  昨天,“我与微信的故事”的H5快速刷屏朋友圈,2015年用户在微信的种种行为,一览无余。在H5快速传播的同时,“病毒链接”的言论也更快的占领朋友圈,甚至引发了恐慌,谣言还是真相,一切其实很明显...

  昨天(1月10日),相信小伙伴们肯定和梅花网小编一样,被一则名叫"微信故事"的H5成功刷屏,仅仅三页的H5,却明确的展示了每一位微信用户2015年的各种行为状态,"微信故事"发出几小时,在刷屏的同时,"病毒说"、"隐私说"也接踵而至,谣言哪里来的?大数据与隐私的冲突怎么办?谁说的是真话?其实这些问题真的很好解释。


微信故事


  根据"微信公开课"的官方时间显示,在1月10日15:51,发出了关于第二日微信公开课活动的正式微信,作为微信公开课的预热部分,"微信故事"的H5应该是差不多的时间发出的。


  10日下午16时开始,小伙伴们的朋友圈,陆续出现"微信故事"的链接。



  虽然只有三个页面,但是几乎涵盖了每个微信用户2015年的各项行为活动。



  看见这则H5,相信许多小伙伴最先想到的,肯定是去年阿里系推出的"十年账单"吧。



  去年阿里系的这则"账单日记"的活动,也是火遍了各大社交平台,网友们纷纷截屏分享自己与支付宝这些年的故事。


  "十年账单"利用大数据,对用户在支付宝的行为活动进行了汇总分析,最后展现了用户在支付宝的种种行为活动,奇怪的是,关乎用户钱财的支付宝账单活动,被用户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再次明确了自己这些年在淘宝败了多少家产;而仅仅是与用户日常交流行为相关的微信,"微信故事"的H5刚刚刷屏,相关的谣言也快速出现。


  微信故事是病毒?

  1月10日傍晚时分,是"微信故事"快速传播的时间,但是一条关于"微信故事是病毒链接"的消息以更快的速度出现在了朋友圈。


  以小编的微信朋友圈举例,众多小伙伴在同一时间,爆出了下图,并明确表示:"不知道真假,先预防着"。



什么叫谣言?


度娘说:"谣言,指的是没有相应事实基础,却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手段推动传播的言论。"


那么怎么证明这就是谣言呢?


相信有小伙伴这时候会问,说不定就是病毒链接呢,微信自己都没有说明这个链接是他们发的!


对于这个问题,梅花网小编就要借用朋友圈小伙伴说的一句话了:



关于"微信故事"是病毒链接的言论,传播的最火热的版本,莫过于:点击此链接,会被盗走支付宝上的资金!


如果这种言论是真的,那么设计这个链接的工程师肯定会成为年度最受关注的人才的!



微信辟谣


眼看着民众的恐慌出现升级,微信公开课与10日晚上22:44分发出来辟谣声明,并于今早发出来官方认证版的"我与微信的故事"。



同时,也有媒体报道称,因谣言强大,小马哥也亲自站台发出辟谣的说明--



相较于近日吵的火热的"携程在手,说走走不了"的事件,微信的公关危机处理的算是比较好的了,不过,也有失误的地方。


1."我与微信的故事"是依靠微信网友自行传播的,微信官方没有发出官方版,所以网友难以辨别真假,如果从一开始就发出官方认证版,相关谣言是否还会出现?


2.官方辟谣声明中引用案例说明,但是案例中出现的人物,都没有加马赛克。


为什么朋友圈的谣言更可怕?


短短几小时,一个没有宣传的小型H5,快速的出现、刷屏、出现谣言、引发恐慌、猜测、辟谣,一个H5引发了一场波及上亿人次的危机案例,为什么朋友圈的谣言更加容易引起恐慌?梅花网总结了一下四点。


1.朋友圈


微信里面加的人,普遍是认识的亲戚朋友同事,他们说的话会更有可信度,他们的普遍观点,通常情况下都会影响我们本身的看法,所以H5能够在朋友圈得以快速传播,谣言当然也是一样。


这一点就和微商的性质很像了,亲朋好友安利给你的东西,肯定会比淘宝推送给你的更能被你所接受啦。



再借用知乎网友的一句话:"不是谣言的魔力大,而是你的朋友圈太同质了。"



当你的朋友圈大批量的转发某一条消息时,几乎不用去评判这则消息的真实性,你就已经在心理上接收了"这件事是真的"这样的观点了,所以当你发现刚刚还在疯狂刷屏的"微信故事",突然变成了大家口中的"病毒链接"时,你就直接慌张了。


2.微信群


微信群是微信中与朋友圈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的一个存在,朋友圈的消息,你只能看见同为好友的用户评价,所以你无法在朋友发布的消息下与他人互动。


但是微信群里大家可以同时互动,可以说是朋友圈消息快速发酵的一个催化剂。


当"病毒链接"的消息出现你微信群中,随后好几位群友都表示遇见了这件事情,那么,谣言的可信度与传播途径,迅速连升了好几个level。



3.跟风现状


人云亦云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跟风成了社媒时代的一大现状,这样习惯成了许多商家钟爱的营销宝地,但也很可能成为了危机的爆发处。


"微信之父"张小龙在今天的微信公开课上的演讲中,说:"微信作为一个平台,为什么我们在很多的规则,很多的平台接口或者系统方面会很严格,是因为其实有一点小小的疏漏可能就会在这个平台里面被放大很多很多次,这个量级是很可怕的。"


简单来说,就是:"由于微信用户的基数大,许多小的缺陷,就很容易被量化,而这个量级很可怕。"


4.一次典型的蝴蝶效应


"微信故事这个活动,它的意图只是想在活动现场,让现场的人可以访问这样一个数据,去晒到朋友圈。但昨天这个链接被泄漏了,被更多的人去点,然后就去传,这样就带来了第一个问题:这个链接访问太高,几乎是挂掉了。几乎挂掉以后就会带来第二个问题:就有人开始造谣了,打开这个链接就会把你支付宝的钱给偷了。很多人就信了,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再点进去发现打不开了。这个时候又发生了再后面的一件事情:我们支付的同事就发现很多的用户,甚至开始解绑自己的银行卡了。"


"以前我们都知道有一个效应叫'蝴蝶效应',说一只蝴蝶在一个地方煽动翅膀,可能在纽约引起一场风暴。以前我们觉得很难在身边发生的一个事情,但是在微信这样一个平台上面,它真的是瞬间就会发生。"




万能的网友段子手再次放大招


相对于张小龙的演说解释,有网友直接表示--



不过这么说,确实有点阴谋论的成分了,人家微信原本没想传播,却被泄露了,自己还差点被黑惨了,急急忙忙辟谣还不确定是不是给用户留下心理阴影了。


抛开各种猜测,梅花网小编今天想表达的,是用户与谣言的故事。


有一个成语:"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


社媒时代,网络交流是大众的主要沟通方式,各类信息的传播也主要依靠网络,传播速度变快的同时,"谣言"也同样会更加快速的传播,这不仅是对品牌危机公关能力的考验,也是对用户本身辨别事实真相能力的测试,这次"微信故事"的事件,就是一次很好的案例。


随着社媒的不断发展,事件、言论都会更加快速的传播,"以讹传讹"很可怕,"不明真相的以讹传讹"更加可怕,希望今后的社媒能够制定更加详细的规则,大众自身当然也要更加擦亮双眼啊


最后奉上众位网友对此次"微信故事"的神回复。万能的段子手网友们--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公关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网站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分享到:
| 举报| 分享
本文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