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在获得1亿融资之后还没有来得及高兴,就莫名其妙面对多家媒体的指责,从媒体到名人,一时间成了潮流,如一场攻城战,众人所向披靡,今日头条成了众矢之的。多家媒体开始控诉今日头条的版权问题,而今日(6月23日)最新消息,国家版权局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证实,正在对“今日头条”网进行立案调查。尽管,外界早就尘嚣四起,但近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一直未对此问题作出回应。
在昨日的“媒体训练营2014年夏季峰会”中,张一鸣作为演讲嘉宾,正式对此事作出回应,声称:“我不是一个媒体人,我只是一个码农”。演讲中,张一鸣表示,今日头条只是信息传播介质,特性是在手机上以信息流的形式,根据用户的兴趣、社交关系、地理位置以及他的场景来重新组织内容,且特地点出,今日头条组织信息的方式是基于机器的理解。在演讲中,张一鸣多次提到和媒体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样“妥协”的态度,明显地变现出今日头条渴望能拉拢媒体,但版权问题的纷争历来是媒体圈的敏感地,张一鸣想要和媒体达成更好地合作关系,恐怕得拿出更多的诚意。
以下为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在“媒体训练营2014年夏季峰会”上的演讲全文:
我们跟很多的自媒体、媒体合作得挺好的,下面有一些数据,可能有意见的声音容易大,合作好的声音小一些。
我不是一个媒体人,按我们的说法叫做“码农”,就是写代码做技术出身的,我们的角度对媒体会有一些理解,我发现我每次要讲我的理解的时候,总会被前面的嘉宾讲到很多,像胡老师、还有黎总,都提到了这些想法。我从一个做技术的参与媒体变革的人角度谈一谈。
我们一般说媒体的时候都说像《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南方周末》这种,现在也有人把我们叫媒体,但是我们跟他们是明显不一样的。如果回到Media(媒体)这个词儿,作为传播信息的介质来看,我们是符合这样一个定义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更早也有,墙上贴的公告栏也算一种介质,大喇叭的广播也算一种介质,后来报纸、无线电的广播、电视、PC、手机,每隔几十年介质发生大的变化,发现生产内容的组织和内容的形式都发生很大的变化。
我自己是这么看的,媒体生产内容大概分成这些环节,最重要的是三个:创作、分发、变现。在这些介质的变化过程中,无论是创作、分发、还是变现都有很大的变化。
创作的主体在变化,小米公司就是一个创作的主体,不仅创作图片,而且还创作文章,而且还创作视频。
创作的方式也在变化,有的用手机就直接创作了,也秒的视频也好,图片组图也好。
信息的题材也在变化,刚才说视频是8秒的,而不是一个长视频,是一个1000字左右的短文或者说是100字左右的微博,比更长的文章更受欢迎。很多人说现在应该做深度阅读,大概是5000字、1万字的产品,或者是说做读书。我自己觉得在移动时代,这种题材就不这么普及了,更久远的时代像诗词歌赋一样,这种信息题材就更不受欢迎了,我觉得是不你逆的。
分发也是,我们从报纸杂志来讲,就是邮局的投递,再到后来的门户、导航、搜索、社交的订阅。在手机上一个很主要的形式就是信息流,无论是社交订阅组成的信息流还有推送主要的信息流。然后在变现也是,最基础的是广告,现在也出了很多跟电商的结合、服务的结合,有的做金融的开始卖产品或者是做投融资平台等等。
我们经常说传播信息的介质有两类:微信、短信也算传播信息的介质,今日头条、微博也算传播信息的介质,这是有区别的,在两个纬度上。如果这个信息主要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短信、微信),它更偏向于通讯工具,主要在人和人之间传播,你在做什么。如果是信息主要是人和公众世界之间传播,更以内容为中心,它更多地谈的是发生了什么。它中间有交集,短信就是人与人之间主要联系的,但是手机报就属于人和公众之间传播的。
在这两者之间偏通信的社交(QQ空间、Facebook),偏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传播弱一点,在人和公众之间信息传播多一点的是像微博,因为微博上面的媒体帐号、公众帐号更多,同事、好友会更少。
再往右边基本上以内容为中心,其实它们在产品上也会有体现,每一个条目是一个人的头像开始,还是一个人名开始,还是以标题、缩略图、摘要开始,这也是产品上很大的区别。
我自己更多关注的就是人和公众之间的联系,因为我认为可能在很熟的好友之间会关注你去哪儿玩儿了,家庭有什么新鲜事、企业又有什么新鲜事,还是有很多人在关心世界发生了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我观察到随着介质的变化,我观察到的一些事情,内容变简洁变短已经讲了,无论是视频还是文章,手机是支持不了复杂的排版,一维的信息表达就很OK了。
我也观察到变革时代新的媒体组织也在发生变化,从2012年开始做,特别强烈的是从203年,一般会工具平台先行,再会内容生产者后行。我发现在不依赖于线下的报纸、杂志,直接在手机上诞生的新媒体,很多发展得也非常好。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做足球的“懂求弟”,做金融的“华尔街见闻”,做汽车的“牛车网”,基本上以手机为主要的发行介质。增长得也非常快,像手游的“游戏葡萄”。
并且我还观察到一个现象,在我们的平台上,“今日头条媒体平台”,很多电视台来入驻,电视台特别积极,几乎没有有意见的,后来我想清楚了,他们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内容,以前没有报纸所以他没有地方发行文字资料,所以他们更多地希望跟渠道合作,把他们生产的非视频内容在电视台以外的地方发行,无论是央视、北京卫视、深圳卫视都跟我们有合作。
当然我们还发现有一些杂志,他做了一些人物专访,他们也希望把自己的视频发行,以前他们只有杂志没法发行视频,所以我觉得基本上以后每个媒体组织生产的内容的题材比重有区别,但是可能都会生产像视频、文字、图片这样的内容。
专业化我刚刚也提到了,长尾化和专业化是对应的,因为分发的能力越来越强,有些小众的原来垂直的东西,可能也能找到很多读者了。比方说可能金融投资,专做黄金、债券、汇率的,可能也能找到读者,比如说对专业的医学、数学,也能找到读者,以前在发行杂志或者报纸,他的发行是很困难的,因为人群很稀疏找不到读者。所以我觉得会有越来越多产生内容的新组织出来,他们可能会更垂直化。
垂直长尾化的极端就是到各个公司,每个公司都是媒体、每个个人都是。当然我觉得会出现一批在专业领域上的刚才说到创作分发也会平台化,因为一个用户手中不会装着几十、上百个APP,大部分用户会装一两个大的,再装三四个小的,特别重度的领域。
比较大的或者说比较全内容化的非垂直的,无论是我们还是微信公众平台还是微博,这些都是内容比较广泛的,有些领域会出现次级平台,比如说讲投资的雪球,讨论的知乎,还有虎扑,就是专讲体育的,有些大的领域也会有一些次级平台出现。
我们的特性是在手机上以信息流的形式,根据用户的兴趣、社交关系、地理位置以及他的场景来重新组织内容,我认为用关注关系来组织的话,其实是有很大的限制的,很多人要不然就会关注这么多来源或者人,要不然他关注之后他的信息就爆炸了,性价比就很差了,我们觉得在这个基础之上,也要做基于各种特征来进行推荐。
实际上据我了解,像Facebook的Time Line,现在也不全是基于关注关系的时间排序,否则他们会插一部分公众媒体的内容,其次他们也在做基于机器学习的方式来做推送。
我们还有一个特点,我们不仅是新闻,或者说新闻的比重越来越下降,可能像博客、游戏、游记、电影、购物……上面都已经做了很多的尝试,媒体人看到更多的是新闻,其实非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内容比重在逐步地增大。
下面这个讲到推荐,我一直在看微博,除了这次风波之外,对产品上的一些意见,我们实际上是在利用人的特征、信息的特征、环境的特征来重新组织这个内容,当然时间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果这个系统做得越来越好之后,不仅是要满足个性化,其实还要做到能够泛化,比如说都是在北京的、都是30多岁、都是搞金融的人,喜欢看某类内容,他不仅是为自己的结果做贡献,他还为他具有相同特质的人信息推荐做贡献。
同样他做得更好的话,应该能到场景,因为每个人周五晚上想看的内容和周一早上想看的是不一样的,并且能够保证信息不要过度地收敛,多样性跟新颖性。
我们讲到新媒体变革,其中也会讲到变现,我们在变现的探索上气不得比较晚,我们过去两年都在做产品,我们一些合作伙伴在我们平台上做了一些变现的尝试,我举了两个,这两个合作伙伴在我们平台上的流量都非常高,每日都在几百万以上,他们有的推荐金融产品,有的已经开始做品牌的广告,无论是入驻媒体平台的帐号,还是通过链接接入的,我们都不反对在正文页做商业变现,变现的形式我们会希望不要太影响用户体验,有的时候不要直接放一个微信二维码,二维码比较影响体验,但是可以放一个微信号,比如说可以放文字链的广告或者说图文广告,但是不要放会闪烁的广告。
我们的想法是说,越来越多的人创造内容,但是我们不希望或者说觉得不应该让创造内容的人花太多的时间寻找读者,我自己有一个观察,在微博上粉丝最多的内容帐号的话,未必是创造内容最好的,其实是营销做得最好的,他们有很多技巧,无论是抽奖还是多个帐号互相转发,来发展粉丝,或者是花钱买水军也好,很多内容创造好的人,并没有很多的读者,我们的想法是只要内容创造得好,他应该让所有对这个内容感兴趣的人找到内容。我们的媒体平台理念已经初步做到这个效果,如果你创造的内容不错、挺好的,那么你在入驻的第一天,第一篇文章都会有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访问量。
这是我们后台的一个截图,我相信有不少在座的人,在我们上面开过帐号,我也听过很多反馈,单篇文章到300万、500万,每篇文章平均在几万的朋友不少。
从今年2月份内测以来,我们已经有超过4000家左右的机构入驻了,我们的媒体平台上现在更多地说自媒体,我对“自”这个事情谈一下我的理解。我认为不是个人的媒体才叫自媒体,刚才黎总讲了是自己不经第三方可以表达内容,比如说小米公司可以自己把创造的内容发布出来,我们上面有很多这样的典型,否开心麻花就可以把他的花絮、剧照、预告片发布上来……
经过我的观察,很多媒体人出来创造,我更看好围绕一个主题持续进行内容创作,以及深入服务和变现的方式,如果一个个人的自媒体主题不限地写,它产生的内容很不稳定,不一定能在某个行业深入下去,所以像刚才说的“懂球弟”在足球上,“游戏葡萄”在手游上……这种是更好的方式,因为在一个领域持续地做,不仅能够积累很多的读者、品牌,而且会跟这个行业的商家、服务的对象产生合作。并且我们认为以后内容跟服务之间可能会越来越近,我们希望推荐的内容具有可读性、可服务性,我们都愿意推荐给用户。无论是个人、媒体还是企业帐号,只要是对用户体验有益的,无论他是否在文章后面跟上广告,或者说本身就是一个促销信息,完全可以当做内容一样发布,我们一样给用户做推荐,只要对用户有可读性或者能够直接提供服务的,都是用户需要的信息。
最后说一下我们组织信息的方式是基于机器的理解,观察基于理解的能力,我们会试图越来越准确地理解用户的兴趣爱好,越来越小颗粒度,以及越来越对时间敏感理解,同时对内容也是越来越准确地理解,并且在观察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做推荐。
当然我们发现有一些上面的媒体帐号开始琢磨对机器理解的特点,开始做了一些SEO,我们可会加强这方面的能力。
我就说这些,谢谢大家。
(演讲内容来源: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 文章来源:i黑马)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公关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网站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