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做保险的公司在境外买买买的例子,安邦可能是被认为最激进的一个,但它并不是唯一。最近,有消息称,中国第二大保险公司平安集团也去到美国投资地产项目。
具体消息是,其下属平安信托公司与香港鹰君集团的 Pacific Eagle (US) Real Estate Fund L.P 公司签订协议,组建一只人民币基金,主要面向中国高净值人士募资,用于投资在美国旧金山和马利布地区的两处豪华住宅房地产项目。
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去年发布的《2014-2015 中国超高净值人群需求调研报告》,中国超高净值人群约 17000 人,总计资产规模约 31 万亿人民币,上榜门槛为 20 亿元。个人职业以企业家为主,平均年龄 51 岁,男性占 84%,女性占 16%。
香港鹰君集团创立于 1963 年,是香港大型地产发展商之一,属于香港的罗康瑞家族,背景和实力都有。其在香港核心拥有花旗银行广场、朗豪坊之类的物业,旗下为人熟知还有四个五星级酒店品牌——朗廷酒店、朗豪酒店、逸东酒店和 88 新天地。
和这家有着 53 年资深从业经验的地产商的合作,也是平安第一次在海外通过人民币基金的方式投资住宅房地产。但这并不是平安第一次流露出对海外市场的兴趣。
去年 10 月,平安与美国 Blumberg 组建地产投资平台,在平安信托的协助下,第一次进军美国物流地产市场,投资的物业挑的也是美国西边的金贵地带。

更早之前,平安保险旗下平安人寿还收购了伦敦市中心地标性建筑 Tower Place,再往前,2013 年还买了伦敦劳合社大楼。
这几年来,中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放宽,“海淘”的保险公司是越来越多。就今年来看,中国企业参与竞购的海外资产规模已超过 1000 亿美元,接近整个 2015 年实现的 1060 亿美元的收购额。
引人瞩目的第一位是安邦保险集团,从天价收购纽约地标华尔道夫酒店——开启了中国保险业对外投资潮——到承诺以 65 亿美元收购私人股本集团黑石旗下酒店,再到最近的喜达屋闹剧(最新消息:安邦准备要收购一家韩国保险公司)。
另外还有中国人寿 ,其在 2014 年买了伦敦金丝雀码头 10 Upper Bank Street 大楼 90% 的股权,甚至泰康和中国太平也在去年插上一脚,分别投资了英国中央银行总部大厦正北 800 米的 Milton Gate 写字楼和纽约曼哈顿下城的翠贝卡区,上面这些企业都是按体量靠前的保险企业。
在国外媒体看来,中国保险企业扮演的是一个爱购买炫耀资产的土豪形象,英国金融时报的作者塞巴斯蒂安·马拉贝讲到日本在上世纪 80 年代末在美国大肆收购“炫耀性资产”最后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的故事,认为这段历史值得中企海外收购注意。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