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公关网

  • 登录后您可以:
  • 记录生活瞬间
  • 用日志写心情
  • 拥有个人相册
  • 创建群组圈子
  • 分享音乐电影
  • 寻觅好友
  • 话题投票
  • 凑凑热闹
  • 社区活动
  • 互动留言
  • 赚取积分
  • 个人简历
  • 在线求职
  • 资源共享
  • 在线投稿
  • 更多...

王万祥的博文

TA的主页 » TA的所有博文 » 查看博文
个人简介:
公关专业一屌丝,我爱公关网会员QQ交流群200501596,大家先注册再加入噢里面公关人已经过百啦

字号:T T T

“有利齿”的360 公关大战舆论纷争红了谁?

1已有 616 次阅读  2013-07-07 23:01   标签北京时间  安全卫士  身份证号  信息安全  奇虎360 
                                   “有利齿”的360 公关大战舆论纷争红了谁?

IBTimes中文网见习研究员 耿飏 | 2013年07月05日 星期五 15:05 PM在爱德华·斯诺登成为全世界媒体头条人物之后,“棱镜门”让每个人对信息安全的敏感异常。这个概念似乎启发了《每日经济新闻》的编辑部,在他们看来,360不就是这样一家“危险”的企业吗?

北京时间2011年3月31日凌晨消息,奇虎360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昨天,《每日经济新闻》以标题为《360“棱镜门”: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样本”》的评论文章,矛头再次对准了360。而在每经的网站上,则放出了几段视频,用以证实通过360的安全卫士等程序,如何拿到用户包括姓名、身份证号、资金情况等金融信息。

之前,《每日经济新闻》在今年2月26日用《360黑匣子之谜--奇虎360“癌”性基因大揭秘》的题目,为大众揭秘360旗下的安全软件如何盗取用户隐私,在业内引起哗然。

在昨天的评论文章中,认为这暴露出360在用户隐私信息获取方面,已经突破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指责其“这种投机模式就像一场亡命的赌博,赢了市场份额,却输掉了一个企业的'良心'。”面对这样的报道,360立刻方面发表声明,反驳其观点,认定其报道虚假,最后声明将追加起诉。

故事似曾相识。

360掌门人周鸿祎因为常常面对媒体口出惊人之语,又经常身处热点事件与争议话题而在业内被戏称为“红衣大炮”。周鸿祎在自己的微博上,转发了360安全卫士认证账号的长微博,微博中对《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进行逐条驳斥。他还配上了自己的评论:洪七公把绿色的打狗棒往地上一立,说:“蓉儿,当恶狗咬你最凶的时候,往往是他背后的主人快怂的时候。”

这与360在2月份面对《每日经济新闻》的“癌性”报道时的反应如出一辙。360聪明地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质疑报道中的重要信源--“独立调查员”的身份。因为无论是在《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文章中,或者是在另一篇名为《公开举报奇虎360公司--致工信部、公安部公开信》中,最重要的消息来源都来自这个网名为独立调查员的神秘人物。

面对媒体的负面报道,360的反击手段就是转移目标。360通过将负面报道诉诸阴谋论,引导舆论把关注焦点从自身产品转移到行业中的竞争对手上。

360在《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回复独立调查员的公开信》中,360提出“希望独立调查员亮出它的身份。我们都是技术人员,不管您供职于什么公司,我们都以公开的身份讨论360的软件产品,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的言论负责。”

由于“独立调查员”的所有举动都针对360,意图非常明显。于是业内开始怀疑这位独立调查员是不是来自360的竞争对手金山。再加上报道中倾向性明显,舆论开始相信,这篇报道是竞争对手的“枪稿”。

这种策略效果如何?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红衣大炮”的威力。360与百度、腾讯之间的爆发的“3Q”大战与“3百”大战是业内尽知的经典案例。

这样的发言,用政治意味的词语形容,就是“定性”。

"好斗"一直是周鸿祎头上的一个标签。在媒体报道中,他和百度老板李彦宏抢过生意打过官司、曾经和阿里巴巴马云相互“封杀”、抢过网易老板丁磊的地盘、以至于连雅虎老板杨致远都亲自给VC写信说不要投资给他。更他甚至和管网站注册报备的CNNIC干过仗。而对媒体,他也毫不手软,最让人记忆深刻的一件事情是,他和他的公司,把donews的创始人刘韧送进了监狱。而刘韧,在伺候媒体的报道中,甚至一度跟周鸿祎关系不错。

周鸿祎的性格色彩也深刻反映在360公司的基因中。 不过,360一次次把对360的负面事件转化成了口水战后,反而引发起了巨大的与话题性与炒作效果。对于360咄咄逼人的公关战术,互联网网站techweb特意撰文指出,在周鸿祎面前,谁也别装成是微博营销大师,全是伪大师,假粉丝。甚至总结出“防周五要点”,分析如何防范周鸿祎把公关大战烧到自己头上。

从表面上看,360在每次的媒体大战或者说是公关大战似乎都是输家。因为在与腾讯、百度或者金山的大战后,不仅360都与对方对薄公堂,而且每次都已败诉而告终。360“九连败”的字样在竞争对手发布的新闻稿中占有显著位置。

但是从深层次看,360通过一次次的“大战”,把舆论之争转化为事件营销。360不但没有受到负面报道的消极影响,反而收获了关注度与知名度。这样的效果相对于360付出的赔偿金而言,投入的成本与获得利润的高低,一目了然。再升华到理论层次,360似乎成为了传播学概念中活跃宇宙的“熵”,又或是“鲶鱼效应”中的鲶鱼。

对中国互联网有深入研究的刘韧对周鸿祎的评价很有代表性:“生逢乱世他就是个英雄。在我们这个圈子里,他够狠,没人敢跟他拼命。”

也许周鸿祎和他的360,是一条“有利齿的鲶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公关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网站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分享到:
| 举报| 分享
本文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