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快鲤鱼文| 王吉伟
这个周末,我坐在沙发上边看电视上的新闻边摆弄电脑,CCTV13的新闻从上午播到下午,每个节目之间都会插播一段广告,不是企业的,而是CCTV新闻客户端的广告,如此密度的插播这个广告,可见央视对其移动互联网以及新媒体的重视。
作为CCTV客户端,做的是把央视新闻整合进去,用户即可以看也可以读,有文字也有视频,只要有WIFI就可以随时播放,客户端俨然就是移动版的CCTV,电视上能看的东西都能在客户端上看,也能听,并且是随时随地的看和听,这自然是电视机没法做到的。
还有一个问题,央视本身除了是媒体传播单位之外,更是内容制作单位,能够做到自产自销,这是搜索引擎类及聚合浏览类的客户端做不到的,并且一些视频网站要转载央视新闻还要经过授权。从这一点上我们能够看到,不是所有的媒体都能够像电视台或者电台一样制作内容,而做互联网产品的最大缺陷恰恰在于内容的获取,各种客户端与电视台等媒体机构的客户端相比,短时损色很多,并且以后会面临版权的制裁。
这样来看,无论多新的媒体,即便是形式上再新颖也离不开内容的支持,新媒体的新不是只看形式的,内容上的新比表面上的新更重要。从这个角度上,任何具有创新内容并且具备传播意义的形式都可以称为新媒体,并且可以具体到产品上,一部电影或者一部电视剧可以植入广告,一个综艺节目可以植入招聘信息,类似的节目还有很多。广播、电视及电影以前不算是媒体,因为初期与早期的电视剧及电影没有品牌植入的概念,但是现在不同,影视团队在制作的时候会招商引资,编剧们会在所以设定的场景中尽量加入品牌及产品,这样的影视内容也具备了传播属性,都可以定义为新媒体。
也就是说新媒体向外延伸的概念就是大众的,大众的就是流行的,就像人们的口头传播也可以归到媒体效应一样,不然也就不会有事件营销这样的概念出现。于是大家也能注意到,在看电影的时候,播放正片之前总会有一些电影预告片,一些院线还会加入自己的广告,而电影正片的前1分钟片头一般也都是各制作公司的宣传。相对电影与广播的植入式传播,电视的形式更灵活,人们之前习惯了电视剧时间插播广告,现在又习惯了广告时间插播电视剧,好在每次能完整的看完一集,富有传奇魅力的是现在的有线电视开播的购物频道,虽然没有惊险离奇的电视剧,却出奇的吸引很多家庭妇女,是否有些匪夷所思?
我是赞同“人人都是自媒体”这个说法的,这个说法首先是人人都可以是媒体,从传播学上来看,这个说法符合媒体的定义;其次才是自媒体,这句话里没有体现出新媒体,但也可以改成“人人都是新媒体”,因为自媒体不像名记与大家一样随便在传统媒体上发表言论,微博、微信这样的新媒体让草根们多了一个喊话的途径,但是他们喊的话除了粉丝能听到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受众还不是大众的,所以自媒体们往往通过多个自媒体渠道以及成立联盟来发表自己的言论,一定角度上,自媒体可以说是众多新媒体的集合,当然,名人大家也算是自媒体,他们是不在这个范畴的。
门户网站为什么要开辟自媒体渠道?说到底还是因为内容的生产问题,一则网站记者们的杜撰形式受传统媒体思想的约束,书写文风难以更改,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媒体们写文比较灵活,一切能想到的文体都可以尝试,在思想上也不会受官方约束,重要的是只能代表自己而不是组织,这样的文章自然受各方媒体的欢迎。通过门户网站对自媒体重视也能看出他们对新媒体的定位,内容才是根本,没有新鲜的内容,再新的媒体也是白搭。
再说回传统媒体,像CCTV等电视台的很多节目的互动,都是通过社会化媒体以及移动客户端来完成的。央视借助更多的新媒体来传播其节目内容,这更像是电视台的升级换代,而并非被新媒体的发展所遏制,要明白一点,媒体是永远都是借力打力的,一呼百应才是王道。反过来,新媒体虽然发展的相当迅猛,在没有网络没有上网设备的地方仍旧是无计可行,但是传统媒体不需要网络设备,只要有电视、半导体等接收设备就可以了,在这个情况下,新媒体还要通过传统媒体来传播。因此,在过年期间,你能看到小米等品牌的广告已经上了央视。
上面的说法的意思是,作为媒体,新旧媒体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竞争关系,只是看传统媒体对待新媒体的态度,是不是能够快速转型,不然在新的媒体模式的冲击下,死掉是很有可能的。这里又涉及到媒体的转型,简单的说,这个概念可以理解为传统媒体如何借用新媒体继续发展。在转型这个问题上,只要是媒体就会面临这个问题,现在是传统媒体的转型,将来也会有新媒体的转型,或许哪一天还会逆转回电波时代的媒体类型,这些都是正常不过的事情。
媒体的形式会不断的更迭与变化,变化的是媒体传播不断推陈出新的形式,不变的是内容为王这个永恒的主题,无论媒体发展为什么类型的存在,无论未来的人们居住在哪个次元,只要有媒体的传播就需要内容,因此,媒体内容的不断更新才是新媒体的本质所在。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