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公关网

  • 登录后您可以:
  • 记录生活瞬间
  • 用日志写心情
  • 拥有个人相册
  • 创建群组圈子
  • 分享音乐电影
  • 寻觅好友
  • 话题投票
  • 凑凑热闹
  • 社区活动
  • 互动留言
  • 赚取积分
  • 个人简历
  • 在线求职
  • 资源共享
  • 在线投稿
  • 更多...

骑着小车的博文

TA的主页 » TA的所有博文 » 查看博文
个人简介:

字号:T T T

“音乐社交”为什么难有作为

1已有 446 次阅读  2013-10-24 17:55
(摘自:梅花网   消息源:腾讯科技  原作者:陈贤江)



  

虾米新版首页近日上线,打出了一张“社交”牌,这是继网易云音乐之后,又一个明确提出要走“社交”路线的平台。不过,2004年MySpacec创办至今,“音乐社交”的概念过去十年来长盛不衰,但大多数主打社交概念的产品却纷纷转型或退出(如Turntable.fm和Ping),“音乐社交”始终只是看起来很美而已。

  

音乐社交难有作为系因有两大障碍:

  

障碍一:“社交”并非音乐的“目的”

  

音乐的主要用途是欣赏和消费,用户使用音乐服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音乐。在这个过程中,基于“相同趣味”,听众可以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比如百度贴吧就是靠粉丝抱团成功的,但是,“社交”从来就不是“音乐”的目的,用户通过社交网络分享或获取音乐,归根到底是享受音乐本身,而不是建立某种关系,如果是为了社交,用户有更好的选择。MySpace败给Facebook就是最好的例子。

  

“音乐社交“的概念最早就是由MySpace炒起来的。2005年,MySpace的页面浏览量超过了谷歌,“音乐社交”开始成为业内焦点。MySpace并不是一个纯粹的音乐网站,但MySpace的成功却得益于大量草根音乐人入驻和走红。围绕着这些音乐人,MySpace成为年轻人时髦的交友平台。而2005年,MySpace唱片公司成立,似乎预示着“社交”颠覆音乐行业的光明前景。

  

Facebook的崛起打碎了这一美梦,虽然这其中也有MySpace被新闻集团收购后经营不善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Facebook显然比MySpace更合适“社交”——通过基于“个人展示”的Facebook,用户之间可以通过文字和图片更快速、简单和直接地建立关系,不需要再借助于某个歌手或某类音乐。

  

障碍二:音乐的“社交”属性并不强

  

当我们谈论“音乐社交”之前,我们应该想明确这么一点:音乐是所有艺术类型中最抽象的。所以,相比美术和电影,音乐更难用语言或文字去描述,就算描述出来,也很难获得普遍认同——我们可以觉得同一首歌很好听,但为什么好听,谁也说不清楚。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很难围绕“音乐”去打造社交关系的根本原因。当用户通过社交媒体分享音乐的时候,首先是想传递某种他/她认可的价值,其次可能是想展示个人品位,而不是想借此建立某种关系。用户的朋友/友邻/粉丝通过这种分享行为,获得的主要是“信息”,而不是“关系”,而且,相比文字和图片,音乐传递出来的信息不太容易建立“关系”。

  

当然,我们也可以借助于音乐去建立关系,比如粉丝圈什么的,但这种关系并不强。 甚至,粉丝纷争和乐迷相轻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

  

以Turntable.fm为例,这款产品可能是社交性最强的音乐产品之一,基于相同音乐趣味的用户可以通过游戏化的功能来进行音乐社交。但为什么它会迅速衰落并转型为视频直播平台?很大的原因是在于它最初吸引用户的更多是其游戏性,在游戏的过程中并没有建立强关系,当用户玩腻了“游戏”,产品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社交”只是一种“工具”

  

目前看来,以“社交”为导向的音乐服务前景依然不乐观。从目前比较成功的互联网音乐服务看来,“社交”更多是帮助用户获取音乐的“工具”。比如虾米音乐强大的分享功能,又比如网易云音乐或QQ音乐的名人歌单。但无论这个“工具”多么强大,都无法改变“社交”在用户享受音乐的整个过程中的从属地位。这大概也是网易云音乐强调媒体属性的原因吧?实际上,Spotify的歌单功能也主要靠媒体传播,而非友邻传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公关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网站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分享到:
| 举报| 分享
本文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 nicole 2013-10-25 09:14
    音乐社交毕竟和Facebook性质上还是有所不同的。。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