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公关网

  • 登录后您可以:
  • 记录生活瞬间
  • 用日志写心情
  • 拥有个人相册
  • 创建群组圈子
  • 分享音乐电影
  • 寻觅好友
  • 话题投票
  • 凑凑热闹
  • 社区活动
  • 互动留言
  • 赚取积分
  • 个人简历
  • 在线求职
  • 资源共享
  • 在线投稿
  • 更多...

空白协议书的博文

TA的主页 » TA的所有博文 » 查看博文
个人简介:

字号:T T T

淘宝项目负责人揭秘:《消费趋势报告》幕后策划过程、指标干货

已有 401 次阅读  2015-12-17 14:41   标签淘宝  负责人  项目 

  

淘宝项目负责人揭秘:《消费趋势报告》幕后策划过程、指标干货


  如何评价12月8日淘宝发布的《中国消费趋势报告2015》?


  在淘宝官方微博看到淘宝这次一下子放出了很多网购数据:


  一个快递盒=1m3木浆+0.3度电+1条生产线+3米胶带;一次网购=30次鼠标点击+20个页面浏览+2次犹豫+25次意见征询+10句旺旺记录……


  北大学子最能花钱,出手最阔绰;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央音乐学院在奢侈品消费榜单前列;上海外国语和人民大学最喜欢的耳机是Beats;西北农林科大是最喜欢骑行的大学……


  90后是购物夜猫子,80后成为最中坚的消费群体,70后才是最热衷于运动户外的人群……


  请问各位大神,应该如何看待这些数据?或者说能从这些数据里看出些什么?


  作为项目负责人来作答。


  所以不谢邀。


  开头先讲几个小插曲:


  (一)在对外发布前,当这些报告出现在阿里妈妈负责人面前的时候,他的第一句话是:


  “你们这报告,打算卖多少钱?”


  (二)最初产出的数据报告,由于分析太过详细,涉及到的数据太过核心,第一轮数据安全的披露会议几乎被全部驳回。


  数据安全的考量很合理:这些都是公司最核心和机密的数据,通过两张图表的交叉分析就可以看出整个行业的交易状况,图表过于精细,风险太高。


  而从报告的价值考量,我们希望从中寻求一个平衡点,既保证数据安全,又能够最大程度上让数据产生专业的价值。


  修改,再审批;

  再修改,再审批;

  再修改,再审批;

  ……


  来来回回两周多的时间,最后终于在正式发布前一周达到平衡,审批通过。


  但即使是这50多份经过审批的报告,价值依然难以评估。


  所以数据盛典的发布会上,我们毫不夸张地说:


  这是第一次。第一次公布交易相关数据;


  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数据发布。


  所以我要讲了:


  题目中所提到的数据,只是这次数据发布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内容。


  作为全程策划执行的负责人,和为数不多几个看完了全部50多份报告的人,我想讲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目录如下,诸君自行选择观看:


  (1)策划过程:数据这个故事,要怎么讲?

  (2)如何看待这些数据。

  (3)所有数据报告内容汇总。

  (4)一些指标和干货。


  【一】策划过程


  以数据作为工具,我们可以讲一万种故事,所以到底讲什么出去?


  在《中国消费趋势报告·2015》产生之前,我们策划过很多个版本,大致可以总结如下:


  1)情怀篇

  消费数据是可以讲故事的。

  许舜英的《购物日记》里面有一句话一直被我们引用:

  “如果电话账单可以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社交生活,那么,我会说,购物的发票几乎可以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全部生活。”

  比如我的老板曾经讲:

  “单身的时候,我收的快递比现在多多了。好像单身的时候就是更容易购物的。”

  “尤其是更喜欢在晚上购物。”

  比如我们曾经在展览中收到过一个参展物品:

  “这个八音盒是买来送给男朋友的生日礼物,可惜还没送出去我们就分手了……”

  比如我翻看自己的收货地址,

  有高中的地址、大学的地址、公司的地址、重庆家里的地址,杭州家里的地址,两个好朋友的地址,甚至前任的地址……

  购物时间,收货地址……就都是关于成长和情感的故事。

  但这样的数据加入了太多主观因素,冷静客观的数据事实上难以准确评估。


  2)盘点篇

  年末的时候我们热衷于各种年终盘点,无论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

  就好像通过盘点,就给了这一年一个交代。

  于是我细细总结了2015年全年发生的热点事件,并且也尝试了一些数据与之匹配:

  雾霾的严重与口罩/空气净化器的销量确实成正比的;

  每一次苹果/微软/小米/锤子的新品发布会都真的会引爆销量的;

  成龙“duang”的视频确实引起了霸王洗发水的搜索上涨;

  热门电影和影视作品也同样会具有周边市场号召力;

  ……

  但这些数据单薄,它们只是现实的映射,没有发挥出其本身的价值。


  3)消费篇

  当我们推翻了前面两版的时候,已经大概确定,所谓消费数据,就应当发挥其在消费领域的价值。

  指导商家经营,指导消费者感知新的消费趋势以提高生活水平,无论哪一种,都是淘宝的数据可以权威而轻松做到的。

  于是有了后来的事情。


  【二】如何看待这些数据?


  1、这些数据来源是2011~2015年,五年时间,整个大淘宝(淘宝+天猫)的全网数据。


  全网数据有多厉害呢?


  这么说吧,即使是淘宝小二,也并没有权限看到全网数据;除了自己所属行业外,多看任何一个数据都要经过复杂的流程审批。


  2、这次的数据分析团队是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的专业分析团队,共10多个人长达2个月在阿里园区驻地办公;


  工作量大概也就是每天都加班吧,到后来他们画风已经这样了:

  

淘宝项目负责人揭秘:《消费趋势报告》幕后策划过程、指标干货

  我每天找首席分析师哭:


  “今天咱们xx报告能出么?”

  “要是出不来明天早上我就来你们办公区跪下了。”

  “大哥今天xx数据报告再不给我,我的乙方们要打人了……”


  好在最后按时产出:


  共56份数据报告,涵盖(1)中国消费的五大趋势;(2)八大行业及其子行业的数据分析;(3)不同人群的消费报告。

  所以我说,题目中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即使是传播最广泛的这份80页PPT(题目中所列黑黄配色版本),也只是我在看完56份全本报告后提炼总结出来的简版。

  所以回答第一个问题:如何看待这些数据。


  我的答案是:有价值。


  是的,有价值,我找不出更合适的评价。


  一份经过专业分析的、反映整体经济及行业状况的、值得拿去售卖的数据报告,免费对公众发布。无论是谁,我都建议可以看一看的,不亏,真的。


  【三】报告汇总


  是,我一直在说报告很多但还没说分别有什么。


  如果你愿意看50多份全本报告的话,


  下载“DT·一财”客户端,左上角登陆可以下载全部报告。


  如果你愿意看重要结论的总结,


  那么80页的全本PPT就够了,八大行业的主要结论也提炼包含在内了。


  传送门:干货|长达80页的淘宝数据报告总结


  如果只是想看看广泛传播的人群消费数据,


  那么题目中已经提到了,


  北大学子最能花钱,出手最阔绰;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央音乐学院在奢侈品消费榜单前列;上海外国语和人民大学最喜欢的耳机是Beats;西北农林科大是最喜欢骑行的大学……


  90后是购物夜猫子,80后成为最中坚的消费群体,70后才是最热衷于运动户外的人群……


  Andriod、iOS、WP三大主流终端阵营,还有同时使用着Andriod和iOS的人群,使用不同手机系统的人在购物上也有差异吗?


  另外强烈推荐一篇大学生们的群体智慧产物:看评论读懂中国高校,这大概是这个活动里面收获的最大UGC。


  如果对数据没什么兴趣,只是想看趣味,那么看这个就好:淘宝数据报告里没告诉你的事儿。

  

淘宝项目负责人揭秘:《消费趋势报告》幕后策划过程、指标干货

  如果想看从数据延伸开去,以城市为切入点的经济选题,


  请务必关注第一财经周刊12月的封面报道:2015年城市消费力进化榜 | CBNWeekly

  

淘宝项目负责人揭秘:《消费趋势报告》幕后策划过程、指标干货

  【四】一些指标和干货

  这是最后留给数据领域专业人士看的,以期能够更好地“评价这些数据”,或者交流当中碰撞更多火花。

  我梳理了几个数据报告中使用的衡量指标,简单例举如下:


  1)市场集中度模型


淘宝项目负责人揭秘:《消费趋势报告》幕后策划过程、指标干货

  2)品类诊断模型

  

淘宝项目负责人揭秘:《消费趋势报告》幕后策划过程、指标干货

  3)流量变现指数

  

淘宝项目负责人揭秘:《消费趋势报告》幕后策划过程、指标干货

  4)城市聚类模型


  参考第一财经周刊封面报道。


  最后,那些说数据报告背后都是垃圾短信出卖消费者隐私的朋友,


  被蛇咬可以理解,但是看什么都像蛇就不对了。


  本宝宝表示非常不喜欢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做的事情被歪曲理解。嘻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公关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网站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分享到:
| 举报| 分享
本文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