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本纯粹罗列公关技巧的书。但从作者真诚而纯粹的文笔中,我相信这只是一个热心的人,在对我们讲讲他的故事,说说他的经验。就像作者自己说的,无论是写什么,一定要有“故事”,有了故事才有可读性。也正是应为这样,这部小说才会有这么高的关注。
看完整个连载,我详细的做了笔记。对于我来说,无论是处世与处事的方法,工作中的技巧还是细节,每一点都不可忽视。每个故事都很精彩,包括作者自己的教训。相信如果不是看了他所犯的错,那今后后悔的肯定也是我。虽然工作还是要自己去琢磨着前进,但如果不是提前了解一些关键点,那自己肯定会走不少弯路。
原本以为公关工作中,玩的只是创意。似乎是不是经过几次头脑风暴就可以出彩?我以前总是有些排斥那些套路上的东西,总是想方设法找些与众不同的点子。但现在发现,这些约定俗成的东西才是公关的基础。这些模式是一种规则,必须从头做起,必须仔细掌握每一个步骤。从面对客户的那一刻就要开始下功夫,要考虑到的甚至是客户喜好,研究的甚至要比专业人员更专业。而不只是停留在活动本身的创意上。如果连头都开不了,那整个方案,再好的创意又从何谈起?
原本以为想要不出差错那就自己动手做。我是个谨慎过头的人,事情总是自己做才放心,迫不得已不会求别人。正好书中也说道那个刚从客户经理升职到高级客户经理的女孩,仍然亲自做哪些琐碎的事情。我终于明白亲历亲为并不是什么好事。人的精力真的有限,关键是要看事情的重心是什么,核心的精力放在哪里。什么事才是现在的角色应该做的。同样也明白了,并不是“求人”办事就是欠人情。关键是要学会合作,也要会利用人际资源。朋友不仅可以再自己不擅长的方面拉自己一把,也为自己节省了更多的时间去完成应该做的工作。
原本以为处事中的小伎俩是很不光彩的手段,不屑于去用。但现在发现,这并不是我心中所想的“伎俩”,而是很有用的“技巧”,同时也是一件事成功的“催化剂”。例如面试简历的标题,仔细一想,这善意的谎言能说明的只是作者更会从对方的角度的看问题,可以事半功倍。或者是找客户详细信息这一方面,是为了谈话做铺垫,也是一种“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国人更讲究“情”,去记住客户甚至客户亲人的生日,就是从“情”的方面出发。这不仅仅是用在客户上,在生活中对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很有帮助。
原本以为只要自己足够细心,就可以把事情办好,就可以注意到不在细节上出错。作者没写发言稿的例子,让我非常难忘。当自己处于一个新的环境,接触新事物的时候,细心固然重要,但并不是靠自己足够的努力就可以做好的。反省一下,我平时的确是太少去主动交流了,很多东西是只有通过沟通才能了解到的。自己不能老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不是每个人都会向作者这样去提醒新人应该注意的细节,不是每个人都会把每一项工作都交代清楚的。自己应该更主动的去向别人取经。问问题并不是代表自己无知,而是为了做的更好!
当然,小说里的一些观点也给了我足够的信心。公关不是闭门造车,我会坚持阅读的习惯,去收集各种案例;去阅读不同风格的书籍杂志,去习惯不同的写作方法。我也会注意观察生活中大小的活动,每一个都是生动的案例。我会想自己会如何策划?再去看看现实中的活动和自己的想法有什么差别。当然在为人处事方面,我也在学会一些技巧的同时。深深记住了一句话“不以善小而不为”。因为生活中再小的实物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契机。
说实话一开始看小说,不免有些失落。自己原本挺满意在学校的做的作业。忽然才发现,现实远不是这个样子。没有见过“世面”的我总是把事情想的太简单太美好。以为一出校门就可以得心应手的做策划。但现在明白,并且也会安心的踏踏实实从头做起。这是一本很生动的教科书,我会记住那些些关键问题,引以为鉴;我会记住作者说的“公关是服务业”,去更注意细节。相信虽不说是可以一步登天,也可是算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在避免自己走弯路的同时也对公关这个行业有了新的态度,新的认识与信心。(来自网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