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公关网

  • 登录后您可以:
  • 记录生活瞬间
  • 用日志写心情
  • 拥有个人相册
  • 创建群组圈子
  • 分享音乐电影
  • 寻觅好友
  • 话题投票
  • 凑凑热闹
  • 社区活动
  • 互动留言
  • 赚取积分
  • 个人简历
  • 在线求职
  • 资源共享
  • 在线投稿
  • 更多...

浅浅的博文

TA的主页 » TA的所有博文 » 查看博文
个人简介:

字号:T T T

愿中国世界冠军们的压力可以不那么大

1已有 685 次阅读  2016-08-25 10:48   标签雅典奥运会  乒乓球  运动员  自由泳  半决赛 

"对于曾经的世界冠军,媒体总是爱用“冲金”作为他们的新闻标题,但是“冲金”背后,却隐藏着这些运动员们在全民关注之下的种种无奈与巨大的压力"

作者:胡紫秋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8月15日凌晨,雅典奥运会冠军朱启南宣布退役,这位32岁的奥运四朝元老噙着眼泪对着镜头说:“最后一发子弹扣出去的时候,我想是时候放下了,我要去过自己应得的生活。”在刚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男子50米步枪三种姿势决赛上,他获得了第六名。

朱启南的眼泪,让人想到了两个字:解脱。他终于可以从世界冠军的压力之中解脱出来,但他走过的路,更多的中国世界冠军还只刚刚启程。

●赛后朱启南接受采访时落泪

再次夺冠之路并不简单。8月10日,宁泽涛在进入100米自由泳半决赛的16名选手中排名第14位,无缘决赛;乒乓球男单决赛,张继科0:4不敌马龙,输掉了卫冕之战;“1500米之王”孙杨在1500米自由泳小组赛中名列第7,无缘最终决赛……                                         
有过曾经夺冠的成绩,再加上颜值极高的天然属性,他们三人从进入奥运村开始就备受关注,仅仅是“宁泽涛夺冠加油”这一话题就有二十多万的阅读量,张继科决赛前一晚的微博光是点赞就有46万次,而孙杨更是一直位于新浪微博运动员势力榜榜首。只要有他们的比赛,就能在朋友圈看见为他们加油的动态。

他们几乎是牵动着全中国人民的神经。

拥有这样高的关注度,压力当然会大。谁能想到,因广告代言风波和队友猝死而罢练的宁泽涛差一点就无缘里约奥运,央视记者刘京京在赛前介绍他为了备战奥运瘦了8斤,“经过体脂检测,掉的全部都是肌肉,对他的影响可想而知。”而每一场比赛过后,经过混合采访区的他,总是匆匆离开,婉拒记者的采访。

对于曾经的世界冠军,媒体总是爱用“冲金”作为他们的新闻标题,但是“冲金”背后,却隐藏着这些运动员们在全民关注之下的种种无奈与巨大的压力。这样的压力,不是里约奥运的特例,在这之前,中国世界冠军因舆论所背负的压力甚至更大更重。

刘翔是备受关注压力巨大的典型。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110米栏的预赛跑道上,刘翔感觉“跟腱已经无法支撑落地”,在跑了几步之后,他表情痛苦地退回起跑处,将贴在自己右腿上的号码条撕掉,走向运动员通道。退赛的决定让许多中国观众当场落泪,有网友说,刘翔所背负的就是他号码条上所写:1356——13亿人民、56个民族的期望。4年后,伦敦奥运会赛场上,同样的号码,为了不再被质疑和污蔑为“刘跑跑”,刘翔单脚跳过了终点,付出的是却是跟腱断裂的代价。然而这一次,有许多网友在网上发帖大呼“刘翔去死”。

●2008年北京奥运会,刘翔因伤退赛

事实上,在伦敦奥运会之前,就有消息称,当时德国专家给刘翔的跟腱判了“极刑”,认为伤情严重。不过还是有团队官员希望封锁刘翔的伤病消息,最后一搏。而刘翔的教练孙海平则表示,刘翔是被“舆论”推上了战场。

竞技体育本身就是残酷而危险的,国外也有很多运动员因为训练受伤,但他们都选择了及时退役。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得两枚长跑金牌的英国名将霍尔姆斯,因脚踵伤病于2005年宣布结束职业生涯;获得过5枚奥运金牌的澳大利亚游泳运动员索普,在24岁的黄金年龄因伤病困扰宣布退役。

但在中国,刘翔带着伤痛坚持四年,换来的却是“垃圾”、“小人”的骂名。

直到里约奥运会开始,刘翔又一次出现在了热门话题中,才迎来了他早就应该得到的赞誉。“一共参加48次世界大赛,36次冠军,6次亚军,3次季军,1次跑平世界纪录,1次打破世界纪录,5次打破亚洲纪录,3次打破亚运会记录。然而当年,很多人却只记得他退赛两次。”

往更早追溯,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已经为中国赢得3枚金牌的体操运动员李宁虽然满身是伤,但还是走上了战场。“我不是不懂功成身退的道理。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汉城奥运会前夕,李宁在与好友的一次彻夜长谈中曾如此感慨。然而这一次的“身不由己”,让他在跳马比赛中一跳坐到了地上,没有得到任何奖牌。回到中国,嘲讽声和叫骂声铺天盖地袭向李宁,有观众直接给李宁寄刀片,希望他割脉自杀以谢国人;一位辽宁观众甚至在寄给李宁的信里装了一根系好的塑料绳扣,并附上一句话:“李宁小伙子儿,你不愧是中国的——体操亡子,上吊吧!”

●1988年奥运失利后李宁退役

“中国是个输不起的民族。”对于李宁的遭遇,当时的外国媒体如是评价。

在今年的吉隆坡世乒赛赛前训练时,总教练刘国梁就对媒体回忆说,16年前那届世乒赛开始前的将近半年时间里,他每天都是夜里三四点钟才能入睡。

的确,对于“国球”项目乒乓球来说,他们所承受的压力不是“输不起”,而是“不能输”。当别人“冲击第一”的时候,他们是“必须第一”。张继科曾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过,“中国有很多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但在奥运会最后报名的时候,只能三四个人去,一队二十多个人都是我们三四个人的陪练。所以这种压力非常大。”像马龙、张继科这样的世界冠军是中国乒乓球金字塔顶端的人,所有关于“无敌”的压力,最后全部汇集到了他们身上。张继科、张怡宁都曾为了不被伤痛影响比赛打封闭针,在北京奥运会上,张怡宁打了11针。

中国的世界冠军们之所以要背负如此巨大的压力,其实并不仅仅只是国民的期待。

与美国选拔和培养运动员的经费及其它费用都由市场行为来筹集的市场体制不同,中国主要的体育制度是“举国体制”。举国体制“有效地统一集中国家的力量”,的确培养出了一大批世界冠军,使中国跻身世界体育强国的行列。

在中国,大多数世界冠军都是从小就接受训练,李小鹏5岁就开始学习体操,刘翔7岁就开始练习田径,张继科5岁就开始跟随父亲打球。

●举国体制下的跳水少年

但在欧美等国家,社区、学校拥有足够的体育资源,青少年可以在日常的体育活动中尽情发掘、发挥自己的专长,挖掘自己的潜能,也正是在享受体育乐趣的过程中,很多人渐渐地把兴趣爱好变成了职业选择。比如NBA的专业球探,就常常跑到社区,跑到街道的球场,跑到高中、大学这些地方去发掘有潜力的运动员。

曾有美国朋友网友在采访时表示,“美国的运动员的压力来自于自身而非国家,他们自己表现好,以后可以出名、挣钱,发展非常好。”

在中国,“轻伤不下火线”、“打着封闭上赛场”曾一度被广泛提倡。

乒坛元老许绍就曾说过一句话:“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平均运动寿命,在世界上是最短的。”李晓霞就在宣布退役的微博上称“伤病带给我太多负担,每天的疼痛,让我难以坚持,眼泪只有自己往肚子咽”;张继科在获得里约奥运会乒乓球男团冠军之后,也表示自己“腰伤严重,睡觉都有影响”。

●男团夺冠后,刘国梁亲吻马龙额头

既然在中国的运动训练之路如此艰苦与残酷,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家庭把孩子送去学习体育?体育人类学家包苏珊在一次访谈中表示,实际上正是举国体制让运动员过上了更好的生活。比如几年前冬奥会上斩获金牌的周洋在夺冠感言里就明确表示:让父母生活得更好一点。

家庭出身贫寒的世界冠军在中国并不是少数。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为祖国夺得首金的女子举重冠军陈燮霞,父母都是广州番禺农村的农民,1992年,为省2块钱路费,其父从大坳村骑20公里自行车,把女儿送到体校;北京、里约奥运会上的举重冠军龙清泉一家靠父亲杀猪卖肉生活,成名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龙清泉在训练之余靠捡废瓶卖谋生......

成为世界冠军,是一件无比荣耀的事情,但是这也让本身就在体制和家庭压力下的中国运动员压力更大。吴敏霞获得伦敦奥运会金牌之前,她的家人为了不影响她的备战状态,将她外公外婆去世以及母亲患乳腺癌的消息隐瞒了整整一年。

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体操冠军张尚武因为跟腱断裂无奈退役后,他和年事已高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没办法向父母寻求帮助,为了生活,他以100元的价格卖掉了自己的金牌,甚至因盗窃而入狱。出狱后,他来到北京,在王府井地铁站靠卖艺乞讨。在他看来,只有成为“奥运冠军”才能改变中国运动员的命运。

●张尚武在地铁站卖艺乞讨

“其实退役后的很多运动员,我的一些队友,都面临着就业困难,还有健康状况恶化的情况。奥运冠军又能有几个呢?多少人、多少年才能出一个奥运冠军?”练了18年体操的他向记者吐露自己的心酸。
    
能够成为宁泽涛、孙杨、张继科这样备受关注的世界冠军,已是一种幸运。而且据新浪微博用户“数据化管理”统计,本次里约奥运会,观众对金牌的追求已经不再那么极端,粉丝增长最多的10位运动员里,有3位冠军,其余7位在本届奥运会上都没有夺得金牌。

刘翔在退役时接受《风云会》采访时曾说,“作为运动员我已经尽力了,我就是我,我就是最真实的刘翔。”里约奥运会上,越来越多的运动员敢于对镜头、对观众说“我已经尽力了”。这是一个时代的进步:已不再是刘翔单脚跳过终点时紧锁的眉头,而是像傅园慧那样轻盈、坦诚而真实的笑容。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文|胡紫秋  编辑|阿尔伯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公关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本网站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上一篇 | 已经到达最后一篇
分享到:
| 举报| 分享
本文最近访客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