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一个消费男色的时代,人们往往只看到结果,却不知道那俊朗的面容和令人口水直流的好身材背后,其实有着太多的辛苦磨练。
所以相比于这类泡沫爱情片,拇指君更偏爱彭于晏的运动电影。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一个阳光大男孩更热血的一面,看到他流汗、流血、流泪,看到他受伤、挫败、奋起,这才是彭于晏更男人的一面。
彭于晏的第一部运动电影是拍摄于2011年的《翻滚吧!阿信》,根据真人故事改编,讲述一个混沌少年通过体操重拾梦想的故事。剧情虽然老套,但是80年代的台北生活景况,加之迷茫热血的青春元素,这些都组成了这部台湾电影的怀旧风格。
彭于晏凭借这部电影获得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也是因为这部电影,从此开启了他演员生涯中的各种“魔鬼训练”。
2013年他拍摄《激战》,导演是“虐人不倦”的香港导演林超贤。彭于晏饰演一个为了鼓励落魄父亲努力练拳的拳击手。
为了保持体形还要节食。“很长一段时间都只能吃白水煮的蛋白和鸡胸肉,十分痛苦。比如要吃很多蛋白质,尽量不要吃淀粉,不能吃有油的,不能吃糖,不能吃咸的……”
他的体脂率最终降低至3%,达到专业健美运动员的标准。
非人的训练结果是,彭于晏的表演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疼”,每一下重击都是拳拳到肉:
这样的表演也让他成功入围2013年台湾金马奖最佳男配角。
彭于晏“受虐”的脚步并没有因此而停下,他最近的一部运动片《破风》更是把这种精神发挥到极致。
依旧是导演林超贤,这一次讲述的是三个赛车手经历矛盾与挣扎,最终超越自我极限的励志故事。
跟那些狗血的国产青春片相比,这一部可谓是燃爆!看着彭于晏在极速行驶中张狂的脸部特写,就会感受到荷尔蒙强烈翻滚的激情,但激情背后是疯狂的封闭式专业训练:每天训练11个小时,需要完成早上10公里体能训练、60分钟平衡练习;下午80公里公路冲刺练习和耐力训练;晚上再进行3个小时的单车训练。
看着这些数字,感觉这样的“魔鬼训练”似乎已经成了这位“自虐狂人”的标配。
但他还是会受伤,“严重的是三次,摔下去暂时起不来那种。擦伤什么的基本每次骑车都会有。不停受伤这对于扮演这个角色是很好的过程,可以体验那种痛感,没体验过怎么演?骑车摔伤的痛和《激战》里面打拳不一样,摔伤造成的皮下组织受伤反而比挨打更痛。”
半年下来,彭于晏已经可以轻松通过单车运动专业资格考试,演得也更有说服力。
这些年,彭于晏好片烂片都拍了不少,但似乎他越来越像张震,每拍一部电影,就get一项新技能。
最早在2007年钮承泽导演的《我在垦丁天气晴》中,他跟着教练从零开始学冲浪,成为冲浪高手;
在电影《听说》中,他用几个月的时间学手语,并自嘲说“当时吃饭也比手语,刷牙也比,洗澡也比,我妈都说我是神经病。”
到后来的运动片,他已经把游泳、体操、拳击、搏击和极限骑行等体育项目逐一练下来了。
这让我们感到安慰,在这个看脸的世界,还是有人在打磨实力,更重要的是他已经有那么好看的一张脸了。
彭于晏曾经说:“我觉得自己蛮幸运的,刚好每一个戏就有一些新的东西可以学,通过这个东西再去了解表演,我觉得对自己也是比较舒服的方式。跟别的演员不一样,我可能花很长时间去做一个事情,但是得到的东西,真的也很难用语言去形容。可能别人有这个时间已经拍了两三部电影,但是我比较喜欢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拥有美好的肉体还远远不够,坚持敢拼才是一个男人真正的魅力。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