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以“新媒体 新亚洲——新闻传播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中的作用”为主题的第一届“亚洲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在上海举行。为期两天的论坛上,来自中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22个国家的近百位新闻传播界学者、专家对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加强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加强各国新闻传播学院间合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危”与“机”并存
与会代表认为,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各国新闻传播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顺应新媒体发展,整合亚洲国家新闻传播资源,发出亚洲国家的声音,已成为亚洲国家新闻传播界亟待研究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说,中国为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正在做积极努力,“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立也都得到了亚洲媒体客观、积极、善意的报道。目前,亚洲国家在国际上的表达还相对较弱,各国媒体间应当建立更密切更直接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亚洲国家间相互了解,共同提升亚洲话语力。
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SMG)总裁王建军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在新媒体环境下,亚洲传媒应思考如何调整战略思维,在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主题等诸多环节上做出改变、抓住机遇、共享机遇,有效构建互联网时代的国际传播力、共同谋求与亚洲发展地位相匹配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王建军以SMG为例介绍了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现状。一方面,中国传统媒体拥有庞大的体量和规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内地共出版报纸1906种,其中全国性报纸218种,省级报纸787种,日报发行量世界第一;有广播电台306家,无线电视台近300家,有线电视台超过1300家,电视台的总数是日本的22倍、美国的3倍,位居世界第一。
另一方面,在全球化的浪潮下,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遭遇了巨大冲击。据《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到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6.8亿,其中互联网移动网民的增速强劲。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了50.3%,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新媒体正在逐步取代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进入了低增长的新常态。2016年上半年,互联网广告增长率29.6%,而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则呈现悬崖式下跌。
然而,随着近年来3D打印、AR、VR等新技术的兴起,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同时和世界领先的科技浪潮如此接近。面对没有国界的互联网新媒体,中国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和西方国家如此接近。“在这种大环境下,‘危’与‘机’是并存的。”王建军如是表示。
“报纸会死,但新闻不会死”
王建军表示,尽管目前西方国家还牢牢掌握着话语权和议题设置,但在网络世界中西方也面临着解构和重建,这也是新媒体时代给予亚洲国家和亚洲媒体的历史性机遇。
作为中国第二大媒体集团的SMG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据最新统计,SMG每天通过新媒体平台播出的新闻时长已经增加到48小时,超过传统电视广播媒体每天41小时的新闻节目时长。
“内容为王”。在针对用户进行更精准的传播上,今年2月启动的“一财全球”立足于第一财经多年来打造的实力雄厚的采编团队,以及在海内外积累的声誉,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中国财经咨询,旨在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经济、中国市场的第一个入口。据彭博的数据,在有关中国经济的英文报道中,一财全球的总阅读数已经排名第二。
“报纸会死,但新闻不会死”,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郭可的这句点评,或许是互联网时代新老媒体关系的最佳阐释。
来源:第一财经世界
作者:李莉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